
2015地球日出海口淨灘紀實
整條冬山河,我其實最喜歡清水閘門到出海口這一段。 由於地勢低平,水量豐富,早期冬山河兩岸逢雨必淹,若遇上大潮海水往上游擠,那就更慘了,於是乎經過不斷的整治整治再整治,冬山河早已變成一條大水溝,差別在於,這條水溝比較漂亮一些,用草坡與植栽代替三面光的工法。 唯獨清水閘門以下至出海口的河段,稍微保有自然風貌,有大片的蘆葦叢、河口沙洲、海岸沙丘,定居於此的鷺科、雁鴨科、鷸鴴科,和每年來渡假的猛禽類與鷗科。河口的豐富生態當然也帶來許多魚類,讓此處一直是宜蘭的重要釣點,有黑格,花身,紅槽,豆仔魚,烏仔魚等等。 冬山河匯集溪南主要大小水路,加上河口人為活動頻繁,溪口亦是北台灣非常重要的捕鰻苗漁場,讓出海口兩岸堆積了大量垃圾,密度之高令人咋舌。 為了不要讓候鳥笑我們髒,小河生活獨木舟夥同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,號召苦力20人,一同前往垃圾重災區清理善後。活動前當然先到在地的大眾爺廟拜碼頭,祈求人員平安、活動順利,垃圾豐收(這不用求也知道絕對豐收),果然老天把前日嚇人的大雷雨趕跑,給了一個淨灘的絕佳好天。 當天農曆三月十七,大潮,13:47低潮,在環境介紹與基礎教學